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区要闻    正文

攀登铸荣光 奋进创未来 | 校长王焰新院士在校庆7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22-11-08
来源:
字号:

攀登铸荣光 奋进创未来

——在校庆7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 王焰新院士

(2022年11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朋友们

亲爱的校友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相会南望山下、未来城中,相聚在云端,共同庆祝中国地质大学建校70周年,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激励全体地大人为实现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地大梦”阔步前行!

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地大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办学历程中无私奉献的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1952年,应国家建设急需,在毛泽东同志“开发矿业”的伟大号召下,在李四光先生“新中国办起了惊天动地的事业”的宣告中,北京地质学院诞生了。建校之初,学校大师云集,汇聚了以袁复礼、张席禔、冯景兰、尹赞勋、袁见齐、王鸿祯、池际尚、马杏垣等为代表的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一大批优秀地质人才,他们成为中国高等地质教育的先驱。在刘型、高元贵等老一辈革命家、红色教育家的带领下,学校坚持艰苦朴素、求真务实,建立了新中国最早的高等地质教育体系,培养出一批经济建设急需的地矿行业的专门人才,为百业待举的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在此期间创建的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基地,被誉为中国地质工程师和地质学家的摇篮。

1970年,学校南迁,辗转多地,最后定址武汉。全体师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始了“乌兰牧骑式”的多点办学,边迁校、边建校、边招生、边教学、边科研,风雨兼程重建教育体系,实现目标重心转移,在中国精神的滋养下,与荆楚文化和武汉精神相互交融,形成了“胸怀大局、初心如磐、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南迁办学精神。学校不断开拓进取,抢抓重大发展机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86年成为全国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1987年组建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实现了从单科性地质院校向多科性行业特色学校的转型跨越,1997年跨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进入新时代,学校坚定了“共创美丽中国、共建宜居地球”的使命担当,各项事业实现了新跨越。

——坚持发展优先,以党建引领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启动实施“三步走”战略,确立了在建校100年之际,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办学目标。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启了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持续深化改革,制定2030中长期战略规划。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基层党组织建设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破解办学资源短缺瓶颈,建成并启用未来城校区,南望山校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学校总建筑面积达到140万平方米,形成“一校两区四基地”的现代化生态型校园格局,育人环境持续改善。

——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HCUG)2,打造“三融合”一流本科教育和“三融三跨”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构建全程贯通、空间联通、队伍互通、内容打通、评价融通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拥有34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1门国家一流课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多位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实践育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持续推进,多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

——坚持学术卓越,实施“学术卓越计划”,持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实施科技兴校战略,发起“地学长江计划”,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多学科协同创新。持续优化学科布局,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和工程学进入前1‰,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近5年引进和培育人才共计610余人,近10年有18位地大人当选两院院士,学校毕业生中两院院士数量达到44位。涌现出“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一批师德师风先进典型。

——坚持以文化人,地大人不断攀登自然高峰、科学高峰,孕育了“扎根中国、胸怀天下、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攀登精神。地大登山队完成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南北极点的壮举,地大学子获得奥运会多项奖牌;获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科学精神,原创话剧《大地之光》11年巡演52场,大学生原创节目持续登上央视舞台;持续打造地学科普教育一流品牌,校史育人初见成效。凝心聚力战疫情,国际留学生“钢铁侠”志愿服务队传播中国抗疫故事。学校的社会美誉度持续提升。

——坚持对外开放,成立“丝绸之路学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有近80%的来华留学生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起组建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与10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成为合作伙伴,全球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聚焦国家战略深化拓展校地、校企、校院、校校等合作,实现内地省份建立校友会全覆盖,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展现地大担当。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中国地质大学70年发展取得的成就,南迁办学以来尤其是新时代取得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上级部门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离不开学校历届领导班子的励精图治,离不开广大师生员工的辛勤耕耘,离不开广大校友、社会各界朋友的倾力支持。我谨代表学校,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学校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致敬,向努力拼搏、追求卓越的一代又一代地大人致敬!七秩荣光属于每一位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地大人!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峥嵘七秩,岁月如歌。70年来,我们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同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从来没有改变,高水平学科特色创新发展的定位从来没有改变,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从来没有改变,“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本色从来没有改变。70年来,我们坚持并弘扬“只要不畏艰苦和挫折,就一定能够达到光辉的顶点”的传统,完成了从单科性地质院校到多科性行业特色大学、再到学科特色型大学的转型升级,积累了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宝贵经验。

七秩攀登,我们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我们深刻认识到,方向是立校之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的根本政治保证。唯有把握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教育定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能传承红色基因,源源不断培养造就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唯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立足国情、校情,保持战略定力,科学谋划发展蓝图,根植行业、久久为功,才能行稳致远。

七秩攀登,我们坚持运用改革关键一招。我们深刻认识到,改革是治校之基。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唯有在适应中改革,在改革中引领,聚焦痛点难点,在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社会参与、内部治理、资源配置等方面持续深化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破除“不愿改、不敢改、不会改”,最大限度调动、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和要素,才能更好地增强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七秩攀登,我们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格局。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兴校之举。一所大学要引育大师、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需要有良好的创新生态。地大70年的办学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长期向好的创新生态。唯有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格局,以更顺畅的协作、更高效的配置、更科学的评价,营造激励创新、敢于冒尖、甘坐冷板凳的氛围,才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七秩攀登,我们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办学。我们深刻认识到,开放是活校之策。开放带来机遇,合作促进发展,必须持续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开放。唯有积极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扎根并服务于自然资源事业,抢占科技制高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质量,扩大国内外交流合作,构建发展共同体,才能担负起高等地质教育国家队和地球科学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责任。

七秩攀登,我们始终坚守大学精神文化高地。我们深刻认识到,精神文化是荣校之源。培育大学精神、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成为社会道德、良知的“襁褓”和人类文明的灯塔,是大学长期、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践行的光荣使命。地大拥有丰富精神宝藏和特色校园文化。唯有把以校训精神、南迁办学精神和攀登精神为内核的地大精神贯穿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严在地大”,依法治校,靠优良校风学风熏陶、培养青年师生,靠远大理想、伟大事业和海纳百川的胸襟凝聚人心、汇聚英才,激励全体地大人不断攀高登峰,才能早日实现地大梦。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高校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交汇点。当前,国家战略提出新要求,行业转型呈现新态势,高等教育发展呈现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为我们在新时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方向。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的重要回信,强调了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勉励他们要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善作善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勇毅前行。新征程上,美好未来必将由每一位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地大人创造!

奋进未来,我们要志做“四个服务”的落实者。“四个服务”揭示了我国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初心使命,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党同心、与国同进、与民同行,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三全育人”格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引育一流教师,汇聚一流生源,建设一流学科专业,打造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基地,把科技资源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创新学科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奋进未来,我们要勇做地球科学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只要有地球存在,只要有人类存在,只要人类在发展和进步,地球科学就不会枯竭。当前,人与自然双重作用如何影响地球系统的演化方向,人类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全球变化,已经成为地球科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从行星地球系统角度,研究宜居地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极为重要,研究地球的内部动力过程、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极为关键,研究地球环境与安全、健康的关系极为紧迫。学校的地球科学学科门类齐全、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基础学科、特色工科和特色文科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基本具备引领地球科学学科创新发展的人力资源、文化禀赋、学术环境和物质基础,要努力成为国际地球科学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策源地。我们必须致力于更深刻地认知地球系统、更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地球资源、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更为有效的人与自然共生治理,不断创新学术组织模式、优化办学资源配置、改革各类评价机制,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国际科技合作和特色智库建设“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强力推进学科交叉会聚,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湖北、服务自然资源等区域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奋进未来,我们要争做“两个共同体”的建设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体现。“美丽中国、宜居地球”是担负建设“两个共同体”使命的交汇点,我们要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和情怀境界,强化服务两个“共同体”的使命担当。我们要以呵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为目标,着力推动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学科生态系统全面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地球科学类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参与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服务国家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方面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着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更好地发挥教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发挥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在推动地球科学教育和科技合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合作共赢中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弘扬地大精神、展现地大风采、彰显地大担当。

奋进未来,我们要善做学科特色型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开拓者。学科特色型大学是我国教育、科技和人才供给链中的重要力量。将一批学科特色型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和内在之意。我们要敢于蹚新路、立新功。我们坚信:再经过30年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地大梦一定能够实现!

特色就是竞争力。我们必须强化特色、关联生长,提高质量、跃升能级。始终坚持把引育一流师资、造就一批地学大师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构建大平台、大团队。在努力提升解决国家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重大问题、承担重大项目能力的同时,专注国际学术前沿,提升成果的原创性、引领性。聚合办学资源和创新要素,健全新型举校体制,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推动有组织的科技创新,努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量变与质变,努力成为世界地球科学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

特色就是贡献力。我们必须坚持追求卓越,内生驱动、自主赋能。我们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坚守大学精神文化高地,严谨治学、潜心育人,攀登不止、敢为人先,永葆青春活力。坚持结构跟随战略不动摇,持续深化改革,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赋能全体地大人。贯通人才链、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优化政产学研用系统,努力打造国际地球科学创新枢纽,积极融入全球科教创新网络,为“共创美丽中国、共建宜居地球”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阶段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勇于攀登、共铸荣光,团结奋进、逐梦未来,为实现地大梦砥砺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地大力量!

谢谢大家!


云览校区

公众号

智慧导览

返回顶部